常言道:美酒配佳人,这里面讲究的是品美酒时的氛围,实际上,跟美酒关系最近的应该是酒杯,毕竟它们组合在一起,才形成了传统的酒文化,二里头出土了一个美人爵,但它却不是喝酒的器具,这是怎么回事呢?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:
(本文所有图片,全部来自网络,感谢原作者,如侵您的权利,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。图片与内容无关,请勿对号入座)
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曹操在赤壁船头,面对着自己的精兵强将,慨然饮酒,横槊赋诗,除了上文的名句,曹操还有一句关于酒的品评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诚然,对于诗人而言,饮酒不只是追求麻醉的工具,它还有一种助兴的功效,美酒入喉,忧思皆无,剩下的只有无尽的诗兴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操当时饮酒时,手中拿的就是爵。
饮酒自然少不了酒器,曹操在船头拿着的酒杯就是爵,好像无论是君主还是文武群臣,饮酒时都是使用爵,作为我国最早的酒器,爵的长相十分有趣:高足、周身圆鼓,后端有尾,前端有引流槽,此外,很多爵的一侧还会有把手,因此,在现代的影视中,爵的出场率极高,但凡有宫廷盛宴的场景,爵就是必不可少的酒具。
但在真正的历史中,君臣饮酒真的就是使用爵吗?仔细地研究就可以发现,如果细细掰扯的话,还真不是这样的。首先说爵为酒具,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,不过它还有一个用处的设定,它还是祭祀专用的酒具,说通俗一点,祖先使用的酒具才叫做爵,古人饮酒时使用的酒具多为觥和筹,由此可见,中国古代青铜器绚丽璀璨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当然,关于爵的研究也有很多,我们不妨从一尊叫作美人爵的酒器来讲起。
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十分宝贵,它所处的年代十分久远,大约是公元前1900年到前1600年间留下的遗迹,在这片遗址中,考古专家发现了墓葬和宫殿的遗址,但出土的文物却十分有限,只有少量的矢、镞、戈和戚,但就是这些兵器中,还混杂着一类特殊的青铜器——爵,虽然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爵不足十件,但物不在多而在精,这里面就有国宝级文物美人爵。
美人爵官方名称为乳钉纹青铜爵,这尊爵于1975年出土,高度为26.5公分,引流槽加尾部共长31.5公分,壁厚为0.1公分,这是夏代发现的最大的青铜爵,因为形制十分华丽,纹饰极其绚烂,握在手中把玩,仿佛是在欣赏美人,故得名为美人爵。这尊美人爵虽然好看,但绝不是用来喝酒的酒杯,试想一下,宽度达到30多公分的酒杯,用起来不是一种折磨吗?
那这祭祀用爵的正确使用方式是什么呢?考古专家介绍道:爵的底部大都留有烟垢,再加上极其薄的爵壁,基本可以下定结论,这是一种热酒的工具,但是《楚辞·大招》有言道清罄冻饮,讲的就是先秦时期,饮酒一定还要喝凉酒,那这热酒又是为何呢?
查阅资料后,考古专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。中国有句俗语心到神知,上供人吃。也就是说,祭祀的时候关键要看心里是否虔诚,至于祭祀后贡台上的食物,其实都是祭祀者拿下来自己吃掉的。
虽然古人认为祖先无法享用美食,但他们认为祖先可以闻到气味,因此爵里面盛的其实是香酒,爵的作用就是为了烧开其中的香酒,进而将冒出的香气供奉给祖先,因此,爵是敬神用的礼器。当然,当烧完之后,剩下的残余香酒就任凭祭祀者使用,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直接倒在地面的白茅草上,酒经过白茅草,就能够深入渊泉,天上、地下的神都能享受,所谓上下交泰,大家都高兴。
因为考古专家们的不懈努力,我们才能探知爵的正确使用方法,通过考古,揭示事物背后的真相,进而发现有趣的事情,这也许不是考古的主要目的,但却能够让历史变得更有趣,考古的魅力真是无穷!